随即,巴基斯坦的部长哈尼夫·阿巴斯在参与集会时透露,巴方正在进行必要的军事准备。同时,他也警告印度,巴基斯坦拥有130枚核弹头,提醒印度别轻举妄动。
现在看印巴边境的军事布置,印度军队大概有25%的兵力,分散在大约2900公里的印巴边界。同时,配合机动部队,整体实力对巴基斯坦形成了一定的优势。
不过,尽管印度有点优势,可是为了在北方中印边界防守,得把40%的兵力给那里安排着,所以在两边作战的压力下,印度发起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,更多的是为了威慑,给自家老百姓一个交代。
接着,看到印度的威慑动作,巴基斯坦虽然处于劣势,却很快想到了中国,拨通了我外长王毅的电话,进行了会谈。
在通话中,我方直截了当地表态:作为巴基斯坦的死党和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,中国完全理解巴方的安全关切,支持巴基斯坦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利益,呼吁尽快进行公正调查。同时,我们也强调,冲突对印巴双方根本利益和和平稳定都没有好处,希望两国能够克制,推动局势降温。
显然,我方的态度一直都是明确的。我们首先强调,作为全天候的合作伙伴,我们会全力支持巴基斯坦的安全利益。同时,我们也指出,冲突对印巴双方的利益都没好处,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公正调查,促进问题的解决,把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就在中巴两国进行交流的同时,作为克什米尔主要外部参与者的美国,也出乎意料地发表了看法。
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表明了对印度立场的明确支持,同时也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持续沟通。美方呼吁双方要积极寻求一个负责任的解决办法。
尽管美国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,但由于特朗普政府当前在关税和贸易上面临混乱,再加上它偏向单边主义,且对竞争对手的周边动乱抱有某种程度的乐观,加上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不太融洽,因此可能不会带来太多积极影响。
这次印巴冲突表面上看是两国之间的争议,实际上却是莫迪政府借机转移国内问题,对巴基斯坦进行的借题发挥。
现在的局势来看,印度内部的愤怒还得时间去平复。未来虽然紧张势头会持续一阵,但因为中巴关系稳固,以及其他国家不想让局势变得更紧张,这些因素都让印度不太可能通过全面的军事行动来达到它的目的。